日本遗产

什么是日本遗产?

它是将各个地区的独特特征和历史编织在一起的故事集。这些故事概括了日本的文化和传统,并由该国文化事务局指定。请查看官方网站以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我们将通过七个日本遗产故事与您分享岛根县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津和野和野的过去与现在 ~从津和野的百景探秘津津和野町~

在岛根县连绵起伏的群山中,坐落着稻田和历史建筑津和野。在日本,武士和忍者间谍已成为过去,而津和野的寺庙、自然风光、商铺和神社却基本上没有受到时间流逝的影响。甚至连城堡遗址也保留了下来;俯瞰山谷的石头城墙几个世纪以来从未间断过。这里的景色和建筑无处不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灵感,是任何艺术家的缪斯女神。纵观津和野的历史,似乎一直如此。19 世纪的艺术家和茶道主持栗本佐藤治在这座山中圣地度过了他的部分青春时光,这里的景色和节庆让他的艺术视野更加开阔。今天,我们通过《百溪水》这个由 100 幅城下町绘画作品组成的画集,进入了他 150 多年前的世界。这些快照显示,他的世界和我们的世界惊人地相似。

百景图》描绘了津和野作为城下町的遗产。从武士和地区首领居住的 "户町街道 "的细致描绘,到鹫原八幡宫的樱花野餐,观众看到的都是很容易通过现代照片创作出来的画作。除了描绘广阔的风景之外,栗本还精心制作了有关特殊事件和节日的艺术作品。鹭舞 "在日语中被称为 "Sagimai",画得非常精确,甚至可以看到两套主要服装之间的区别,一套鹭鸟的喙张开,另一套鹭鸟的喙闭合,分别代表阴和阳。时至今日,鹭舞每年夏天都要表演两次,以驱除疾病,并为这个世界的小角落带来繁荣。百景图中的其他画作展示了 "Yabusame",这是一种特殊的骑马射箭仪式。在日本最古老的骑马场,每年都会在盛开的樱花树下举行这一极具象征意义的活动。一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些活动却一直保留了下来,这证明了它们在整个山谷人们生活中的文化重要性。就像四季更替一样,这些庆祝活动也是津和野生命周期的一部分,在人们和他们的遗产之间建立了联系。

百景津是通往过去的窗口,但津和野镇及其居民则是传统的重要性和社区力量的活文物。即使没有城主、武士或和服,小镇的核心--社区依然存在。游客可以在津和野上体验到过去和现在的生活:这是一个未受时间侵蚀的小镇。

出云罗编年史 -千年铁器-

当炉火从熔炉的粘土壁上升起时,"村长"(炼铁厂经理)会观察并指导工人如何调节空气、何时添加木炭以及在何处添加铁砂。他对炉火进行的这些调整被称为 "火路",完全凭直觉,不借助任何现代仪器。这样要持续三天三夜,直到熨斗烧好为止。这就是传统的 "tatara seitetsu"(打铁)方式。

1400 年前,在岛根的出云地区,当地人发现可以用当地山上的木炭熔化铁砂来炼铁。根据神话传说,神奈亚戈(Kanayago)骑着白鹭从天而降,落在一棵桂花树上,向人们传授了 "tatara seitetsu "的秘诀。这成为一种传统,至今只存在于奥出云。

从江户时代后半期到明治时代,当地的工业达到了顶峰,据估计,当时日本生产的钢铁有 80% 来自岛根山。钢铁贸易带来了来自日本各地的外来文化影响。民歌 "安来-bushi "就是受来自各地运输铁器的船夫所唱民歌的影响而诞生的。其他影响也造就了与京都相媲美的高雅地方文化。靠打铁发家的铁厂老板们在自家建造豪华的茶室和花园,用来招待藩主,包括著名的松平春里(又名 "文井")。但随着 20 世纪西式高炉的引进,传统的 "榻榻米式 "炼铁炉日渐式微。1925 年,最后一座传统炼铁炉关闭。

1977 年,Nittoho Tatara 公司成立,他们在奥出云重新开设了一家炼铁厂。目前,它是日本唯一一个使用传统方法生产钢铁的地方,也是唯一一个仍在生产制造日本刀所必需的 "玉叶钢 "的地方。榻榻米已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线,并影响着当地文化的一部分。通过石见神乐的热门故事 "八岐大蛇",也可以解读榻榻米西铁的早期历史。或许可以说,这里与榻榻米有着特殊的联系,毕竟这里是 "御苑 "之地。

出出云圣地的夕阳 ~神灵创造的夕阳~

海浪轻轻拍打沙滩的声音,远处传来鸟儿的鸣叫,太阳落入一望无际的大海,天空呈现出橙色。也许太阳落入的大海之外还有另一个世界,也许那是众神的世界。

古代,从首都大和(现在的奈良县)可以看到西北方向或出出云方向的日落。《日本书纪》和《古事记》中提到出出云是“连接太阳沉入大海彼岸的彼岸世界的地方”,是许多神话故事的发生地。

从稻佐滨到日御碕岬顶端的海岸线上分布着许多神社。在稻佐滨美丽的白色沙滩上,据说是国弓神话的背景,岸上有一个名为弁天岛的小岛。每年,众神都会首先到达那里,在出云大社,白色的沙滩海岸线很快变得崎岖不平,到处都是陡峭的悬崖。最高的石工灯塔日御碕灯塔坐落在岬角顶端,眺望着地平线。灯塔南边是日御碕神社,供奉着掌管海洋的须佐能乎神和代表日出(但在这里代表日落)的天照大神。附近的森林里有一座神社,供奉着夜之神月读。他们合称为三柱王御神,据说在那里守护日落。

出云人看到的日落与古都大和的人们截然不同,他们一定觉得这美丽的风景和日落是神灵的杰作。当地方言中有一句问候语“banjimashite”,是在傍晚之前使用的。在日本其他地方,你不会经常听到这个词,这表明出云人一定与日落有着特殊的联系。

承载着货物、文化和伟大梦想的商船(北海道、青森、秋田、山形、新泻、富山、石川、福井、京都、大阪、兵库、鸟取、岛岛根、冈山、广岛、香川县)

船只脆弱,航行充满危险。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北前船商船沿着日本海往返于北海道和大阪之间,贸易带来的巨额财富吸引了他们。在岛根,铁生产蓬勃发展,成为与北前船水手交易的主要商品之一。滨田市的旧贸易港口 Tonoura 仍然保留着当年的氛围,当时该港口是滨田田氏拥有的最大贸易港口。

北前船实际上是海上贸易公司。从 18 世纪中叶到 20 世纪初,他们在每个停靠港买卖货物,从盐、鲱鱼、大米到纸张、刀具和衣服。一艘能装载约 150 吨大米的北前船一次航行就能赚到相当于现在的 6000 万到 1 亿日元,约合 50 万到 90 万美元。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这么多水手都想在船员队伍中晋升,最终攒够钱买自己的船。

北前船不仅传播商品,还传播文化,沿途传播民歌、表演艺术、食物和风俗。例如,水手们会在港口学习当地歌曲,然后在下一站唱这些歌曲。随着这些歌曲的传播,它们发展成为新的民间音乐和表演艺术,并一直流传至今。起源于岛根的民歌“出云节”被北前船的水手带到遥远的秋田县,成为他们民歌“秋田船形节”的基础。

神魔出没的神话世界 - 神乐,世代相传石见- 神乐,世代相传

夜幕降临,当地人聚集在当地的神社,就像萤火虫被灯光吸引一样。笛声回荡在夜空中,鼓声震动大地。神社里充满了音乐和歌声,让观众陶醉其中,等待英雄最终进入光明。音乐家和表演者讲述着神的故事,解释了我们的世界。这些表演代代相传,已成为当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石见乐的根源在于大本教中的大本神乐。根据大本教的说法,每隔几年,该地区的神道教祭司就会聚集在每个村庄,用“大本神乐”举行仪式。在明治时期,包括祭司表演的神乐在内的神道教仪式被禁止,但山区的地方仍然继续实行这种传统;比如石见地区。1979年,“大本神乐”被指定为日本的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

1970 年,在大阪世博会的主舞台上,石见神乐得到了全日本的认可,引发了国际上对这一传统神道仪式的迷恋。正是在那里,以八岐大蛇神话为基础的表演“大蛇”获得了国际关注。神话中有一头八头巨蛇,在此之前,它通常只用两个头来表演。在世博会上,它首次用八个头来表演,这一演变震惊了观众,并使其成为石见神乐的主要表演之一。随着石见神乐团重新获得人气,他们开始收到在日本各地甚至海外演出的邀请。

石见地区目前有 130 多个活跃的剧团和 30 多个不同的表演。在保留传统和传统方式的同时,石见神乐剧团还采用了现代设备,如音效、灯光,甚至烟火,以吸引现代观众的注意。但他们的服装仍然是由工匠用当地传统方法手工制作的。石见地区有一种特殊的日本纸,称为“石州半纸”,以耐用而闻名。用柿子单宁将石州半纸铺在粘土模具上,制成轻便但耐用的面具,然后由当地工匠绘制其细节。“Orochi”表演中使用的蛇身也是用同样的石州半纸制成的,使服装足够轻,表演者能够做出与石见神乐相关的快速动态动作。
神乐仅限于祭司和特殊活动表演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人们聚集在神前,感谢丰收和平安的一年,祈祷来年一切顺利。正是因为大家一起享受夜晚和节日的气氛,石见乐才如此受当地人的喜爱。对他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戏剧形式,更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体验日本中世纪杰作益田~益田的时代又来临了~

益田该市毗邻中国和朝鲜半岛,隔日本海相望。在中世纪(400 至 800 年前),该市利用其地理优势和当地资源(如中国山带来的木材和矿产),积极开展日本海贸易。 在实现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在东亚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时至今日,这座城市仍保留着中世纪的风貌,众多的文化遗产和艺术品也在向人们讲述着中世纪日本的故事。益田

因石见见火山而永垂不朽的史迹 ~踏上探索“绳文之森”和“白金之山”的旅程~

一阵凉爽的微风吹下楼梯,来到地下观景台,俯瞰着巨树的残骸。目前发现的一些最高的巨树高达 12.5 米,树干直径为 2.5 米。4000 年前的火山爆发将它们掩埋,直到最近才被发现,它们一直沉睡在我们脚下的地下。

日本是一个火山之国,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富士山,它至今仍是一座活火山。火山喷发虽然非常危险,但也使土地肥沃,石见地区就是明证。1500 万年前、150 万年前和 4000 年前,三代火山喷发对该地区的影响最大,也是该地区拥有众多自然资源的原因。

第一次火山喷发源自海底火山,该地区形成后,还留下了大量的矿藏,这些矿藏在数百万年后被开采,并成为该地区至今的主要产业。在 150 万年前的第二次火山喷发中,来自地下的岩浆将含有银的热液体喷涌到整个地区,将岩石变成了银矿石。这将支持当地的银矿开采业,该行业从 16 世纪开始持续了 400 年,并成为日本最大的银矿。在巅峰时期,日本生产了世界上 1/3 的银,其中大部分银都来自这些矿山。石石见地区在欧洲地图上被称为“银矿王国”。最后一次火山喷发发生在 4000 年前的绳文时代,当时火山喷发掩埋了曾经遍布该地区的一片巨树林。火山喷发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片土地变成了一个非常适合居住的环境。在明治时期,这里曾是 3000 头牛的牧场,火山土壤非常适合种植当地特产三瓶荞麦面。火山喷发虽然危险,但也丰富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石见地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